新闻网

XIN WEN WANG

综合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综合要闻 >> 正文

“三融三魂”培育新时代“金牌”航空工匠

时间:2025-07-02  来源:政治部  编辑:邹宇婷 点击:

航空业属于高科技高风险产业,一点点的差错和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目前,航空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敬业奉献精神不强、吃苦打拼精神不足、规章安全意识不牢等问题,与航空强国事业所需的德技并修人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航空类高职院校亟须创新文化育人模式,提升铸魂育人质量。

作为全军唯一一所国民教育性质的普通高校,日韩精品亚洲电影天堂一经成立就承担着“航修报国、航修强军”的使命,坚守“进德修业、航空报国”的价值理念,承担着为军队培养定向军士、为军队装备保障和为地方航空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学校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将文化建设纳入事业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双高”校、省卓越校、文明校创建,围绕航空和军队特色对校园文化进行了整体设计和系统培育,制定了四期文化建设规划,创新实施“三融三魂”文化育人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忠诚奉献品质、航空报国情怀、改革创新精神、“三敬”“零无”素养的新时代“金牌”航空工匠。

日韩精品亚洲电影天堂

长沙航院航空馆

构建“三融三魂”多元文化育人理念

针对高职院校存在的“技高德弱”的瓶颈,学校从大融合的视角,按照价值一致、内容互补、道器兼容原则,构建“三融三魂”的文化育人理念。一是把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湖湘文化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国家至上、忠诚奉献的执着精神,塑造以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为特征的爱国主义“国魂”。二是把革命文化、军队文化、装备文化融入国防教育,培养学生舍我其谁、敢于担当的坚强意志,锻造以尚武精神、斗争精神为特征的革命英雄主义“战魂”。三是把航空文化、技能文化、劳动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敬仰航空、敬重装备、敬畏生命(“三敬”)和零缺陷、无差错(“零无”)的职业素养,铸造以严谨专注、精益求精为特征的实干主义“匠魂”。

日韩精品亚洲电影天堂

长沙航院“三融三魂”文化育人模式

将“忠诚奉献、逐梦蓝天”“航空报国、强军富民”“使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等行业文化元素融入办学治校,以“国魂”坚定思想素质;把军队特色文化,如“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强军目标、“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新一代革命军人要求等融入人才培养,以“战魂”培育军政素质;将“对战斗胜利负责、对战友安全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的航空机务“天梯”文化、“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勇于献身、开拓前进”的东北老航校精神、“100-1=0”的规矩意识等融入实训环境,以“匠魂”提升职业素质;“三融三魂”联动培养,全面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部队和企业广泛认可,学生被誉为“不穿军装的军人,不扛枪的战士”,定向培养军士成为全国最亮品牌。

营造“军航特质”铸魂育匠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影响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学校从文化融合的视觉着眼,通过学校文化与区域、时代、行业、产业、企业等文化之间的耦合、融合,打造了具有浓郁航空和军队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长沙航院航空文化广场和装备展示坪

在研究学校历史和军队、航空、企业、湖湘文化的基础上,经反复调研和科学论证,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全面推进“匠心铸魂理念文化、从严治校制度文化、军航特质环境文化、止于至善行为文化”四大文化育人工程,实现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能浸染着本校特色,饱含着文化魅力,发挥着物质文化塑造人、精神文化激励人、制度文化约束人、行为文化规范人的育人功能,培育好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依托航空装备修理系统,调拨退役军用装备及其历史资料,发挥学校现有的航空工程职业教育集团和全国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作用,充分挖掘理事单位捐赠的杜-2和乌米格-15等功勋文物战机的历史文化,以及各型退役飞机、发动机及配套武器装备的工艺文化,建成航空装备展示坪、飞机外场实训中心、文物飞机陈列馆、机翼造型文化长廊等,以实物教育熏陶学生。

推行基于6S的实践教学现场星级评价体系和标准,将航空企业生产文化、质量文化、安全文化、职业素养要求和职业教育教学、实训教学现场6S管理结合起来,打造与企业生产情境相吻合的教学场景,以数字化工卡实训教学强化学生严格按工卡施工、按程序操作的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行为习惯和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邀请大国工匠孙红梅、“试飞英雄”李中华、一级战斗英模李四保、特级试飞员宋庆国以及一批老红军、抗战老兵、参战英雄等来院作报告,坚定红色信仰、矢志航空报国。

将文化写入制度,编进教材,植入课堂,刻在地上,挂在墙上,制成作品,活在网络,印在师生心中,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标准,让文化像空气一样浸润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文明自觉,提升师生文明素养。

创新“三全四进”文化育人清晰路径

在文化育人实施过程中,经常由于缺少适合的育人平台,导致育人质量和实践效果不理想。为此,学校探索开展了层级式系统性的文化育人实践,创新了育人路径。

学校以航空文化为引领,搭建了文化思政、文明创建、网络思政贯通的全体系、全时域、全媒体“三全贯通式”文化融合育人平台,实现文化“进制度、进课堂、进环境、进网络”。发挥产教融合优势,投资近1亿元建成融航空装备、航空科技和航空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性航空馆,以“鹰击长空”军用航空展、“云端之上”民用航空展、“使命与梦想”航空产教融合展承载航空知识普及、国防军事教育、航空文化传播的光荣使命。同时,把文化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中,使思政课堂、专业课堂和第二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学校还通过航空E馆、国家教学资源库、国家级航空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推进数字赋能,有效缓解航修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高投入、 高损耗、 高风险及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的“三高三难”问题,强化学生航空技能的培育。

日韩精品亚洲电影天堂

长沙航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学生实训

学校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呼应、认知与行为相统一,分年级、分对象、分阶段,常态化开展文化活动。大一开展“学习航空、热爱航空、奉献航空”主题教育和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大二开展红色逐梦之旅、“一梦三观四史”教育,大三开展野外行军拉练、企业顶岗实习和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开设劳动课、开展航模竞赛、建设蓝鹰众创空间等载体,使文化育人与课堂教学、职业精神培育、文明校园创建等深度融合,课堂、环境、网络、活动等联动,引导学生由浅到深、由表及里体验传统文化、国防文化和技能文化教育。

实施“梯度量化”文化育人评价体系

一直以来,高职学校文化育人缺少适宜的评价机制,育人成效难以量化。因此,学校考虑设计一套量化可操作的文化育人评价体系,形成文化育人良性循环。学校选取体系、能力、资源、功能、成效、文明等6项指标,评价学生的思政综合素质,把它作为文化育人评价的第一梯度。

学校还对接航空岗位任职能力要求,设计了“荣耀标兵”量化考核评测系统,把它作为文化育人评价的第二梯度。“荣耀标兵”评测系统依托综合素质评价平台,从思想素质、军政素质、职业素质、文明素质、创新素质五个维度,将文化育人成效以数字化方式表达,并进行逐层逐级分解量化,个性化定制点评标签,对文化活动和课堂教学进行量化评分,生成班级和个人文化素质报表,描出学生文化素养“画像”,再基于分析结果改进文化育人模式。文化育人评价体系借助信息化教学、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文化育人过程“可评、可测、可溯”,有效地解决了文化育人结果难以量化的问题,为实现从学生到合格航空人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韩精品亚洲电影天堂

长沙航院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实训

文化育人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学生被誉为“不穿军装的军人,不扛枪的战士”,定向培养军士成为全国最亮品牌。连续5年学生获评湖南省高校优秀大学生党员,入选《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百名代表名录。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50余项,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7%以上,202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5.14%,国企、央企和军企就业毕业生超过85%,学生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达到98%。涌现出一批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全国技术能手、天梯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的优秀毕业生。学校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省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强校、省“楚怡”文化传承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等荣誉;立项省部级以上文化思政育人课题37项、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一等奖原创影视文化作品7部;文化育人成果获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政治部 张少利 张总 赵常霖 供稿)

一审:刘嫄

二审:邹宇婷

三审:张总